盡職調查報告
盡職調查報告
一、公司信息
江西拓泓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為江西省國資委下屬滬市主板上市公司江西國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股票代碼:603977)。公司地址:宜春市經濟開發區春一路3號
主要產品:氟鉭酸鉀和氧化鈮
加工原料:鉭鈮礦、鉭金屬料及鉭鈮廢料
本報告涵蓋的時間段:2016年12月1日至今。
二、RMAP 評估總結
2016年12月12-13日,公司進行了RMI委派的第三方現場評估。根據該審核,RMI審核委員會(ARC)決定江西拓泓新材料有限公司符合(2017)鉭審核手冊。該決定有效期從決定之日起三年有效。公司符合審核要求的狀態在RMI官網中的得到更新。
三、公司供應鏈政策
為避免使用直接或或間接為武裝團體提供資金或使他們得益的沖突礦物及/或涉及在高風險和受沖突影地區進行其他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的沖突礦物,公司制定了供應鏈政策。本供應鏈政策完全符合第三版經合組織關于來自受沖突影響和高風險區域的礦石的負責任供應鏈盡職調查指南(經合組織指南)。它涵蓋了經合組織指南附錄二中確定的所有風險,適用全球范圍。公可承諾一經發現任何附錄二風險,將立即處理。本政策經高級管理層審查和批準,管理層致力于支持本政策的實施。本政策已向相關利益相關者(供應商、客戶、員工等)廣泛傳播,可于公司網站www.jh5189.com 查閱。
四、公司管理體系
公司建立負責任礦物審驗管理體系,公司遵守RMI負責任礦物審驗流程,按照公司編制的《負責任礦物審驗流程管理手冊》,恪守在供應鏈政策方面的承諾,并制定了以下方面的盡職調查內部流程:
——公司出臺了《RMI內控體系運行管理辦法》,成立RMI工作組負責監督負責任礦物供應鏈管理和風險管理的設計和實施。——公司已任命負責任礦物供應鏈管理經理(管理者代表)協調相關部門(包括經營管理部、品質保障部、生產技術部)的工作,確保各部門恪盡職守,執行負責任礦物供應鏈管理并報告所發現的任何示警信號和潛在風險。
——公司在RMI體系運行管理領導小組下成立了風險評估委員會,已任命合規管理人員、采購、高級管理人員,負責定期和不定期對已識別的供應商與原料相關信息進行評估,對原料來源的合理性(如:產地、產能、類型特征等)進行確定,對調查的原產地、運輸過程、供應商按照示警信號進行評估,發現示警信號,對示警信號進行調查并下達處理意見。
——公司按照負責任礦物供應鏈管理的要求每年對所有相關部門的主要人員開展一次盡職調查管理體系培訓。如計劃有更新,公司會根據需要開展額外培訓。
公司已2017年向所有已確定上游供應商傳達了最新的供應鏈政策和采購要求。公司已將盡職調查要求納入與直接供應商達成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中。公司每年對直接供應商進行一到兩次現場調查,并將盡職調查要求作為談話的一部分。
公司建立了RMI的申訴機制,設立聯系渠道,收集有關方面的申訴信息。股份公司設立聯系/申訴電子郵箱,電子郵箱地址: jxthxc@sina.com
記錄保留系統:公司要求與負責任礦物供應鏈管理相關的所有記錄至少保存五年,要求正確使用并安全存儲在公司數據庫中。
五、管理職責和架構
(一)公司任命經營管理部部長擔任“負責任礦物供應鏈”總負責人,其主要職責包括:
1)提供員工培訓
2)組織管理評審,評估盡職調查體系的有效性和一致性,確保持續改進;
3)向總經理匯報供應鏈風險管理情況;
4)組織程序文件的起草制定、更新、發放、保管;
5)向交易方(供應商)傳達負責任供應鏈政策和采購要求;
6)申訴的跟進和處理;
7)各職能部門工作的協調。
(二)倉庫:
1)原料入庫驗收時,檢查物料來源和監管鏈文件是否齊全;對文件不全或信息可疑的物料進行隔離,直到問題解決后才能發放使用。
2) 對物料進行標識,確保其可追溯性。
3) 聯合財務部部門,每月28日進行物料盤點匯總。
(三)財務部:
1)負責核對采購的物料單據是否完整、一致;
2)如果出現異常,需要回報給“負責任礦物供應鏈”總負責人;
3) 聯合行政(含倉儲)部門,每月進行物料盤點匯總。
(四)經營管理部:
1) 向交易方(供應商)傳達負責任供應鏈政策和采購要求;
2) 收集并更新交易方(供應商)信息,做好KYC調查;
3) 協調與交易方(供應商)相關的溝通工作;
4) 必要時,向高層匯報,組織交易方(供應商)能力建設(例如培訓和信息共享)
六、風險識別(所有來源)
第一、公司設有一套健全的流程來識別供應鏈中的風險,制定了識別 CAHRA 的程序。程序包括使用的資源、確定“受沖突影響和高風險”地區的標準以及我們檢討決定的頻率。
公司使用以下資源(不限以下資源)來確定CAHRAs:
——《聯合國制裁名單》
——《中國海外投資國家風險評級(2018)》
——《聯合國1952號決議》
——海德堡研究所沖突晴雨表
——脆弱國家指數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公布的風險信息等
——多德-弗蘭克法案第1502節
第二、公司建立了風險識別評估和管理辦法,公司設立了一套了解供應商 (KYC) 流程,納入關于供應商法律地位和身份信息、供應商分析和潛在風險。我們的所有供應商今年已完成并交回KYC相關表格。公司由下設的原料采購風險評估委員會對涉及的鉭原料采購供應鏈進行了風險評估,并有專業性團隊進行全過程的風險控制,公司的風險評估委員會與采購團隊一起審查收集的匯總信息,并按照RMI管理要求進行了風險評估,發布《低風險采購區域名單》、《高風險采購區域名單》、《供應商黑名單》。對目前公司采購到的各供應鏈進行了認真評估,在本報告期間,沒有發現與所提交的換代KYC 表格相關的示警信號。
第三、公司組成專業團隊對目前采購的各供應鏈進行了盡職調查,并編寫了各供應鏈盡職調查報告。
第四、公司對照 CAHRA、制裁清單、當地法律和內部采購要求審查所收集的所有信息。
第五、公司依據《原料供應商信用管理辦法》,完成了2018年年度供應商的信用管理評價,建立和完善客戶管理清單。要求提供每個合同的原產地信息,并確保能夠了解交易來源、運輸路線以及直接供應商的名稱和地點。
第六、在本報告涵蓋的時間段內上級股份公司未收到相關方(受影響人員或舉報者)申訴。
七、風險降低(僅高風險采購)
針對高風險供應鏈評估結果,公司要求鉭原料采購部門及時采取以下的風險緩解措施進行風險管控:
1. 向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匯報高風險供應鏈調查評估結果,說明高風險供應鏈的相關信息、實際和潛在風險。
2. 按公司的供應鏈政策風險管理策略,制定和實施風險管理計劃。對存在的風險要制定和實施有效的緩解措施,并與供應商和受影響的相關方商議達成一致。風險降低策略包括: 在整個可衡量風險管理過程中繼續開展貿易、在不斷降低法接受的情況下終止與供應商的合作。
3. 持續監控風險,風險情況產生變化后,再次進行評估。
公司沒有出現《負責任供應鏈政策》里的任何風險,公司每年提交盡職調查報告并公布于網站上,以便所有相關人士能監督公司的工作,并且參加第三方獨立審核。
2016年12月至今無高風險采購,在無法接受的情況下終止與供應商的合作。
- 上一篇:支持EITI計劃聲明 2021/1/2
- 下一篇:負責任礦物供應鏈申訴程序 2020/7/6